推行“就地过年”,有提倡也要做好服务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地散发, 特别是省内新增确诊病例较多,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春节临近,为了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日前,国家卫健委倡导群众尽量留在工作地过年。包括我市在内的一些地区也发出倡议,鼓励外地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
但在一些媒体发起的网络调查中,不少网友对“就地过年”持观望态度。 毕竟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观念习俗,还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需求,都让春节回家成为社会普遍认同。 对于远离家乡在外工作的人而言, 一时难以取舍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斗,回望过去一年,正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严防死守、慎之又慎,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当此之时,树立大局观念和全盘意识,选择“就地过年”,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表现, 也是确保疫情防控成效的关键之举。
当然,让更多群众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号召,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需要切实可靠的服务保障工作来打消异地务工者的顾虑。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走在了前列。近期,铁路和民航部门开启了免费退改签服务, 有的企业为愿意留下过年的员工开出奖励津贴,一些企事业单位鼓励员工错峰离岗返乡、实行弹性休假等,都让“就地过年”变得更加可行,更具人性化。 不难看出,推进“就地过年”是一项需要多方联动、统筹考虑的工作,包括节日期间的物资供应、安全保障、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供给,以及对就地过年群众及其故乡亲属的关怀慰问,都需要调动用人单位、管理部门、基层组织等多方力量进行共同参与,提前做好万全准备,细化完善举措,让每一个留下的人安心过年。
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还要将目光聚焦在节日期间奋战在各类公共服务和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 坚守工作岗位, 为社会正常运转和群众生命安全默默奉献。 通过协调配合、完善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福利补助、调休补休等保障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也是推进“就地过年”的题中应有之义。
转自:张家口新闻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