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只蒙古百灵张家口获救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沽源县警方连续6昼夜
破获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抓获4名嫌疑人,
解救80只蒙古百灵。
案件告破后,
警方将蒙古百灵移交
康保县遗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野化训练后放归大自然。
后备箱藏着68只幼鸟
6月23日凌晨2时50分许,沽源县公安局半拉山检查站民警正在执勤, 一辆小型客车从内蒙古方向驶入,驾车人为张某平,今年61岁,是山西省大同市人。 执勤民警在检查中, 发现张某平所驾驶的车辆后备箱内放有4个纸箱,纸箱扎有窟窿眼。打开纸箱,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幼鸟,它们还没长毛,惊恐地抬头张望,纸箱内还有垫布。执勤民警初步判定, 这些活体幼鸟疑似野生保护动物蒙古百灵。 接到执勤民警电话后, 沽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连夜赶往半拉山检查站, 遂对嫌疑人张某平进行突审。与此同时,森林公安民警再次对车上活体幼鸟进行鉴定, 车载活体幼鸟共68只,全部为百灵科野生蒙古百灵。蒙古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 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刘震, 沽源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他介绍了案情,在审讯中张某平百般抵赖,拒不配合调查。 沽源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多警种协调联动, 在对张某平审讯的同时, 又通过其手机上联系人排查深挖线索。内蒙古是蒙古百灵的栖息地, 民警从张某平的微信语音通话中, 发现了内蒙古口音的联系人。 民警对嫌疑人张某平运输行驶沿线和可能销售地进行周密排查,经六昼夜连续作战,最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成功将猎捕并向张某平出售蒙古百灵幼鸟的于某国、韩某明抓获。 刘震介绍, 市场上一只经过训练的蒙古百灵售价为1000元至2000元不等, 公鸟售价高,母鸟价格相对便宜。在鸟笼子中有一个台子叫“凤凰台”,蒙古百灵若能登上“凤凰台”售价就高,如果蒙古百灵能模仿 “十三音”,也就是会模仿13种鸟类声音,那售价就更高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嫌疑人铤而走险。”刘震分析到。 查获这些活体幼鸟后, 民警雇了两位养鸟人进行饲养, 每天喂食豌豆面和鸡蛋黄等, 但幼鸟成长得不是很好。7月20日,沽源县公安局联合沽源县人民检察院将涉案百灵幼鸟正式移交康保县遗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康保县遗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麻喜荣介绍, 这些蒙古百灵大都是幼鸟,给它们喂食草籽、黄粉虫和专用饲料。与此同时,对它们进行野化训练, 集中放在一间大屋子里,让它们练习飞翔,锻炼体力,学会捕食后,就可以放归大自然了。
嫌疑人家中 又查获12只
办案民警雷霆出击, 在于某国家中再次查获野生活体蒙古百灵12只,其中3只为成鸟。
于某国今年44岁,韩某明今年41岁, 两人都是锡林浩特市人。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嫌疑人于某国、韩某明最终放弃抵赖,分别交待犯罪事实。 犯罪嫌疑人张某平有过多次犯罪前科, 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他多次被各地公安查获。在案件初查过程中,张某平故技重施,审讯过程中采取冒用他人姓名等,意图蒙混过关。 在专案组掌握的大量事实证据面前, 张某平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击溃,交待了犯罪事实,贩卖运输蒙古百灵。至此,张某平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成功告破,目前三名嫌疑人均被批捕。 警方循线深挖, 在张某平的通话记录中, 又发现他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 湖南省岳阳市通话频繁。 6月27日,沽源县公安局再次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王某, 他是商都县人,今年61岁,是一名羊倌,平时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转自:张家口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