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子 牡丹盛放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国院子 牡丹盛放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中国的牡丹文化
牡丹,在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地位,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帝王贵族,喜牡丹者无数。他们不仅爱花、赏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洛神赋》东晋·顾恺之 排名前列卷局部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中牡丹首次作为歌咏对象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牡丹以药用植物的名义被载入《神农本草经》,正式进入药物学名列。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开始进入绘画艺术领域。
◎《簪花仕女图》 唐·周昉
(左一仕女头饰即为牡丹)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唐朝与牡丹的渊源
若论牡丹最兴盛的朝代,那一定是唐朝。
舒元舆《牡丹赋》记载:“天后之乡,有众香精舍,其花特异,天后叹之苑之有阙,命移植焉。”武则天首先引野生牡丹入长安。武则天的故乡盛产牡丹花,其香艳奇异,吸引了女皇,把野生牡丹引种到京师长安,成为上苑之一员。
唐玄宗对牡丹极其嗜爱,对于能培育出各色不同牡丹的花师,玄宗竟然能赏赐黄金千两。也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牡丹栽培规模很大,品种很多,唐玄宗对牡丹浓厚喜爱之情,以及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中也多次出现牡丹,这些与牡丹的相关事件,经过后世文人的渲染传播更具传奇色彩。
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峰,百姓生活富足,人们对精神享受要求更好,使得牡丹风尚达到高潮。
经历安史之乱后,赏玩牡丹的宫廷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到了唐德宗、唐宪宗时期,国力恢复,牡丹风尚才又兴盛起来进入真正的高峰,到了文宗时期,牡丹已经遍布长安城。
中国院子 牡丹盛放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确实,牡丹花的花朵硕大艳丽,花色多样,香气馥郁。牡丹,象征着高贵与财富,将它种植在庭院,营造出典雅高贵的居住氛围。
张家口最适合种植牡丹的地方,是明湖雲庐的中国院子。传承中国千年院落文化,新中式风格庭院,与牡丹隽雅华贵的姿态相得益彰。层层叠叠的花瓣,宛若绣球般花团紧簇,嫩叶簇拥,艳而不俗,株态清雅,清雅俊丽。牡丹满院,让人一眼忘忧,大有“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豪迈与惬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