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张家口人发这种朋友圈,封号!明确!这些人待遇水平要提高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日,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个人帐号发布违禁品信息及欺诈行为打击公告》,对2021年以来对微信个人帐号发布违禁品信息及实施欺诈行为开展的专项治理进行公示。
公告称,公民在互联网上售卖违禁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违反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根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等相关规定,个人帐号不得发布、展示、传播的各类违禁品售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烟、电子烟、催情迷药、低俗色情、外挂、代孕、个人隐私信息、非法保健品、医疗器械等。
2021年1月至3月,在核实用户投诉证据后,微信团队共计对4362个发布违禁品售卖信息的微信帐号进行了梯度处罚;对1570个发布违禁品售卖信息的微信群进行封禁处罚。
除售卖违禁品之外,网络欺诈行为也是重点打击领域。2021年1月至3月,在核实用户投诉提交的证据后,共计对84598个欺诈类恶意帐号进行了阶梯式处罚,其中刷单兼职网赚类欺诈帐号15977个、仿冒客服免费送欺诈帐号13419个、投资荐股类欺诈帐号12789个、仿冒类欺诈帐号12710个、金融诈骗杀猪盘类欺诈帐号14473个、其他类欺诈帐号15230个。
除了对确认欺诈帐号进行封禁处理以外,微信安全团队还会继续挖掘作恶团伙,及时发现有害线索,打击处理欺诈号、组织欺诈群及恶意收款号。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证据线索,微信团队将提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
请广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及平台使用规范,不要利用平台功能发布违禁品信息,也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欺诈活动。
同时,也提醒大家警惕网络欺诈,重视微信反欺诈安全提示,拒绝“天上掉馅饼”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如果用户在微信平台上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客户端和小程序腾讯110进行投诉,核实证据后微信团队将及时进行处理。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把广大产业工人和职工群众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上来,提出了一揽子硬性措施。这也是自去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来,在全国率先以省委文件印发加强新时代工会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把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对工会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明确各级党委每届至少召开1次工会(群团)工作会议,每年听取1次工会工作汇报,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参加工会组织的重大活动。各级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应该考虑作为同级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要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地方工会及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意见从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就如何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了具体规定。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逐步扩大中高职院校“3+2”贯通培养规模,实现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有机衔接。
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重点建设专业,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技能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需求精准对接。
推进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各设区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每年依托骨干企业建设3至5家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推动企业落实培养使用产业工人的主体责任。
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会所属职业培训机构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任务。
完善技能人才表扬奖励制度,将工会组织选树发布的工匠人才与政府部门表扬奖励的技能人才相衔接。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技能人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推动企业主动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国有企业要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
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薪酬分配体系,对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或年薪制等分配方式,保障产业工人经济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鼓励各类企业实施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深入开展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在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多个职称序列中实现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贯通。
全面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
企业要健全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实现技能操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经营管理岗位的流动贯通。
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完善1+X证书制度,建立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成果档案,畅通产业工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渠道。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社会捐助赞助、职工个人付费的多元投入机制。
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
落实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总额8%的税收政策。
积极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强公共学习平台建设,满足产业工人个性化学习需求。
来源 | 河北新闻网 工人日报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